[分享] 如何不閱讀也能在 DSE 中文作文奪 5

2022-05-08 11:05发布

[分享] 如何不閱讀也能在 DSE 中文作文奪 5

本帖最後由 1998Ruby1998 於 18-2-21 22:24 編輯

我並不是鼓勵不閱讀,而是說沒有養好閱讀習慣也不是大問題,不是沒機會拿到好成績的。



我的中文一直都是交託於學校,什麼修辭、成語、唐詩、宋詞、元曲、明清小說等,無一不是老師教的。因為小學的時候還是 A Levels 時代,學校自然沒有這麼著緊中文,因而中文程度頗易,考試拿 80 分以上不是難題。



小時候的我,已經養成「偏食」的習慣,好英厭中,書架上的中文書屈指可數。記得五年級的時候個個都看君比的叛逆歲月系列。那時候君比來臨學校宣傳閱讀,講座最後還有簽名會,我的同學個個都抱著書出去拿簽名,只剩下我一個看著長長的人龍。不知為何,當時便決定永遠不看君比的書。結果我還真一本君比也沒看過。



我也不是不看中文書的,家裡還有一本馬翠蘿的公主傳奇,一套兒童四大名著,還有兩三本何紫的書。大概何紫筆下的故事與我所認識的事情相似,也與父母的成長經歷類似,所以很喜歡他的書。但我的閱讀習慣在中一的時候已經斷絕,除非是學校必讀的書籍。我的閱讀報告都是寫翻譯文學,這樣我便可以看英文版,不用特意去借書。老師當然知道我在「作弊」,但也沒多說。



不過中學的時候已經換了 DSE,中文變成了不少同學的死穴。每次考試都是中文拖累成績。



縱使閱讀卷經常是死無全屍,我的作文都能倖免,成為四份卷裏面最高分的一份。說也奇怪,不論語言,聽說讀寫,永遠都是寫最難,我卻偏在這個範疇如魚得水。當然,我不是每次都能獲取佳績,議論文的話,我的勝算會少點。然而抒情文、描寫文卻是我的強項,儘管這兩種文體均需要滿腹經綸,一肚子墨水。



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學生情願選擇議論文也不想沾染其他文體,因為議論文不需要豐富言辭,只要努力背熟四書五經和古今中外例子便可,讀歷史的同學更是十有八九會選擇議論文。只要言之有理,例子論證充足,獲取高分不是問題。



老師曾說過我雖然中文不太出挑,卻很會選擇適合自己的作文題目和清楚每題有什麼陷阱。以我那屆的作文卷為例。當年非常多人選擇「傳統往往是創新的包袱」,的確這題合格容易,但是高分難。尤其我不喜議論文,沒有背例子的習慣,要從眾多考生中突圍而出,苦難重重,特別是讀歷史和 LS 強的同學,例子一定比我豐富。第二題是「我在 ___ 中找到快樂」,這題是記敘文,同樣合格容易高分難,因為記敘事情與感想的分佈很難控制,而且往往會浪費很多時間去描寫事情,最後不夠時間寫感想,因而結尾奇怪唐突。更何況萬一選了個棘手的「主題」,難以伸延,那麼我應該繼續寫還是重新寫?



所以我便選了「熱鬧過後,我卻感到失落」。這題描寫和對比的成分多,而且必須要先寫熱鬧,人多開心,隨後轉折失落。我便寫了 DSE 前,我和全班同學一起吃火鍋敘餐,然後到了大廈天台玩樂。玩樂過後,夜闌人靜,大家都默不出聲,開始擔心前程,必須分道揚鑣。有些同學自知讀書不行,卻強掛著微笑,告訴大家即將要到外國讀書,「重獲自由」;有些同學因為父母之命,不能隨心選擇心儀科目;有些同學自知興趣不在個別科目,卻因為該科收生分數低,心儀科目門檻高,被迫去讀不喜歡的科目。然而我連有沒有機會讀大學也不知道,越想便約迷茫失落。寫的時候,我腦海裡呈現了 Mary Hopkins 的 Those Were the Days。



結果,很僥倖地,我拿了 5,拯救了危在旦夕的中文科。考官的評語是文筆流暢,感情豐富,但可以再多發揮。



若果是換了 17 年的作文,我選擇了 「足印」。解開心結雖然是一篇記敘文,但選一個突圍而出而寫得好的「心結」很難。「談憤怒」的話,我自知議論文不是我強項。所以早前已經謄寫了「足印」:<a

0条回答

一周热门 更多>